“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爷爷毕生的追求和梦想。他使我们感受到土地的力量,并学习到老一辈水稻育种者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追求梦想的精神。所以专栏的第二篇就让我们从五谷中的“稻”讲起。
稻,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这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水稻在大约8000多年前出现在中国长江流域,一直沿袭至今,这些早期栽培的野生稻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逐渐演变为今天我们所见的栽培稻。“水稻”最先在《陈旉农书》中出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全书共三卷,二十二篇,上卷论述农田经营管理和水稻栽培,中卷叙说养牛和牛医,下卷阐述栽桑和养蚕。《陈旉农书》对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实际的生产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袁隆平发表的《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也将现代水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中国南方地区的农田多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中国北方地区农田多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也有栽种。主要分为2亚种,籼稻与粳稻。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以成熟颖果入药。味甘,温。和中消食,健脾开胃。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并且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占全世界35%的产量。在中国的南方主要生产籼稻,北方生产粳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就包括环绕的麦穗(嘉禾)。
在生活中,用水稻制作的各种米制品,也成为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除了焖一锅香喷喷的米饭;粽子、米酒、汤圆、年糕、米线、河粉等等,也成为食物的主要来源,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水稻不但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工业上不可或缺的原料,改善土壤,制造纸张,作为生物质能源提供可再生能源,都体现着水稻的广泛用途。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这就是水稻,中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保障。
李雨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