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孙晓丽/孙明哲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lant Communications(中科院一区TOP,实时IF=10.9)发表题为“Rice-specific miR1850.1 targets NPR3 to regulate cold stress respon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负调水稻苗期和孕穗期耐冷性的miR1850.1为切入点,揭示miR1850.1通过抑制NPR3表达平衡水稻产量和耐冷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水稻生长和抗性平衡的遗传网络,为耐冷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精准靶点和科学依据。
该研究通过冷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耐冷功能的验证、靶向调控关系的解析以及产量性状的评估,揭示miR1850.1靶向抑制NPR3平衡水稻产量与耐冷性的调控新机制。Pri-miR1850加工产生两种成熟体:21-nt miR1850.1和24-nt miR1850.2。miR1850.1通过mRNA剪切作用抑制NPR3的表达。在正常生长条件下,NPR3的表达受到miR1850.1的抑制,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当水稻受到低温胁迫时,pri-miR1850的表达被抑制,导致miR1850.1的积累水平显著下降,从而解除了对NPR3表达的抑制,激活了下游的冷应答信号通路。
图1 miR1850.1-NPR3调控水稻产量及耐冷性的工作模型
作者和资助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农学院孙晓丽和孙明哲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团队博士毕业生、在站博士后沈阳为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41033, 32101672, U20A2025, 31971826)、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ZY24QY02)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4MD763990)资助。
团队介绍:
作物逆境分子生物学创新团队主要开展寒地作物耐逆高产基因挖掘、机制解析与育种研究工作。团队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2名,硕博研究生导师5人,硕博研究生及博士后20余名。拥有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1名、青年龙江学者1名、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省杰青获得者1名、省优青获得者1名,省级以上学会副理事长/理事11人次,省/市级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7人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在New phytol、Plant Physiol、Plant J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高校自然科学特等奖等科研奖励3项。
欢迎对作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团队,一起探索作物应对逆境的秘密!
沈阳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