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主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部署要求,推动我省水稻生产高效增产,充分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保障水稻生产与供种安全。4月18-20日,我院水稻研究中心李红宇教授前往岔林河农场、普阳农场和八五八农场,就2025年水稻大面单产提升开展试验部署和交流指导
4月18日,北大荒种业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李红宇教授作为联合体理事受邀参会。加入该联合体,将有利汇聚领军企业及基地等各方资源力量,协同创新,培育更多优良品种,为我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注入种业强“芯”。
4月19日,李红宇教授一行到岔林河农场、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参观交流,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及农业发展部相关工作人员陪同参观。在水稻智能集中供苗基地,李红宇教授与工作人员对温汤消毒、双氧催芽、播种覆土流水线、基质板育秧、立体育秧等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分享了在水稻高效育秧方面取得的经验及成果。双方一致认为,水稻高效育秧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水稻单产提升的重要环节,将为我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夯实丰产基础。
4月20日,李红宇教授一行到八五八农场有限公司开展“水田肥力与产能双提升技术攻关”项目试验,重点研究寒地稻田轻简耕作技术创新与应用,八五八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陪同。该项目提出以深翻和无动力压草打浆技术为核心,建立寒地稻田轻简高效耕作技术体系,通过改善耕层土壤结构,扩容根系生长空间,优化根、冠关系,构建高产群体,实现保土减排和增产增效,确保黑土地农业持续发展。项目的执行将为我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创新技术途径。
我省水稻生产进入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万象“耕”新农事忙,各地正抢抓农时,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打好全年“第一仗”。李红宇教授奔赴田间,深入一线,聚焦水稻种植关键环节,提出区域水稻生产高效增产破解方案,为2025年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贡献高校力量。
刘月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