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杨蕊嘉(队长),王馨月,陈雨晴,张家荣,贺士维,宋传洋,杨泽林,路尚雨一、实习内容
(一)农机与种植技术学习
1.参观农机厂:走访现代化农机厂,了解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设备的构造原理与操作流程,观察智能化农机的精准作业演示,认识农业机械化对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作用。
2.水稻育秧大棚观摩:深入水稻育秧大棚,学习基质配比、温湿度调控、秧苗管护等标准化育秧技术,观察秧苗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掌握壮秧培育的核心要点。
(二)田间管理实操
1.水稻考种工作: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对水稻秧苗样本进行根长、苗长、叶龄等数据测量与记录,通过考种分析品种特性与产量潜力,深化对水稻生长规律的理解。
2.田埂修筑与渠道清理:参与修筑田埂,夯实堤基确保不漏水;清理渠道内杂物、淤泥,保障灌溉排水通畅,体验农田基础设施维护的重要性。
(三)农资市场调研
参观当地农资市场,调研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品牌、价格与质量,与经销商交流市场供需情况,了解现代农业投入品的发展趋势与选购要点。
(四)科研试验协助
1.病残体清理与试验田规划:在水稻实验田打捞病残体并分类装车装袋,减少病虫害源;配合团队为试验田定桩放线、划分区域,为后续品种对比试验做好准备。
2.大豆人工播种实践:在旱田参与大豆试验田人工播种,按照行距、株距标准完成点播、覆土等工序,体会不同作物种植方式的差异与科研严谨性。
(五)秧苗素质评比大赛
参加秧苗素质评比大赛,通过观察秧苗根系发育、茎叶长势、均匀度等指标,与同行比拼专业判断能力,学习借鉴优秀秧苗培育经验,提升实践技能水平。
(六)植保员管理工作培训会
参与八五七农场有限公司2025年植保员管理工作培训会,系统学习病虫害监测预警、药剂选择、安全用药等知识,了解植保新技术与管理规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绿色防控意识。
二、实习感悟
农学二班杨蕊嘉:
作为实习队长与队员们来到857农场的这段日子,既是专业实践的成长之旅,更是责任与担当的淬炼之路。初抵农场,将四男四女均分为两队,分别对接科研站与8作业站,在统筹协调两队实习进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8作业站实习时,我和队员们一同参观农机场,惊叹于现代农业机械的高效;与技术老师的交流中,系统梳理了农场种植体系;在育秧棚里,我们共同钻研控温技术、探讨苗期管理细节。参与秧苗素质评比大赛和植保培训会时,我不仅要求自己深入学习,也时刻关注队员的学习状态,鼓励大家主动提问交流。在科研站,面对水稻考种和大豆播种的紧张任务,我与队员们并肩作战。看着大家顶着烈日在田间奔波,为赶农时争分夺秒,我既心疼又自豪。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作为队长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凝聚团队力量。
植保一班陈雨晴:
四月底,我来到八五七农场实习,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广袤的田野里,水稻田还沉睡着,等待着插秧的季节。我的实习就从这寂静的稻田开始,穿着齐腰高的胶靴,在水中打捞着前一年留下的秸秆,为新一季的耕作做好准备。接着,又跟着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学习修筑田埂,将一块块水田整理得井井有条,为即将到来的插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旱田里,我参与了玉米和大豆的播种工作,如何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我已经对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水稻考种的工作。通过观察记录不同品种、品系水稻的根长、苗长、根数、叶龄等性状,对水稻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次在八五七农场的实习,让我从书本走向田间,亲身感受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农业知识,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农学二班王馨月:
站在857农场的田垄上回望,从4月21日至今的实习时光,像一本徐徐展开的实践教科书,让我对农业有了颠覆性认知。
在8作业站的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系统性。从农机场各式的机械,到与老师探讨耕地数据时的严谨,再到育秧棚里对温度、湿度的把控,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参加秧苗素质评比大赛时,看着不同地块培育出的秧苗在数据上的差异,我才明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真正含义;植保培训会上的案例分析,更让我意识到科学防治对作物产量的关键影响。
借调科研站后,“赶农时”三个字不再是课本上的概念。在水稻考种中,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大豆实验田播种时,大家顶着烈日争分夺秒,汗水浸透衣衫却无人停歇。这让我真切感受到农业工作者对时节的敬畏,也深刻认识到,农学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土地的赤诚热爱。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学人。
农学创新班杨泽林:
在此次农业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从播种那一刻起,手持种子,弯腰在田间,一粒粒播下希望,动作虽简单,却需极大的耐心与专注。育秧时,悉心照料每一株幼苗,控制好温度、湿度,看着它们从嫩芽长成青苗,满心都是成就感。整理水田更是体力与毅力的考验,泥泞的田地里,一步一个脚印,排积水、除杂物,只为给秧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背后是农民伯伯无数汗水与心血的浇灌。也让我对农业有了全新认识,它不仅是体力活,更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技巧。未来,我会更加珍惜粮食,努力学习农业知识,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植保一班宋传洋: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在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践中收获颇丰。在水稻考种时,精确测量、规范分装的每个步骤,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科研的严谨细致;大豆播种时,与团队协作完成搬运、机械操作等工作,使我掌握了实际生产技能,也理解了农作物生长对播种环节的严格要求。
秸秆清理虽看似普通,却串联起农业生产的全流程。老师讲解的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育苗置床要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让我明白农业生产需要科学指导与精细管理。参与秧苗素质评比,聆听专业讲解,更拓宽了我的认知视野,认识到不同管理方式对作物生长的重要影响。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掌握了专业技能,更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我深刻感受到,农业既是民生之本,也是充满挑战与创新的领域。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在农业道路上继续前行。
植保一班贺士维:
这次农场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在田间地头的亲身实践中,我不仅学到了农业种植技术的专业知识,还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从土地耕作到播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这培养了我的耐心和责任感。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农业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心中满是喜悦。也使我不仅掌握了取样、洗苗、测量及叶龄检查等实操技能,还对农业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从挑选秧苗到清洗、测量,再到数据的记录,都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这让我更加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当看到自己辛苦劳动得出的数据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持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同时,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大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既定任务。这次实习不仅让我更加珍惜粮食,也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辛勤付出。我希望将来能为农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尊重农业劳动的成果。
农学创新班路尚雨:
此次在857农场的实习,让我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从基础农事到科技应用,深刻体会到农业现代化的多元与挑战。
实习初期,我参与了水田秸秆打捞、田埂修整、水渠清淤工作。烈日下挥动钉耙打捞秸秆,亲手夯实田埂,铁锹挖出淤泥,汗水浸透的不仅是衣衫,更让我明白农田生态维护的艰辛与必要性。大豆试验田人工播种时,从开沟、点种到覆土,传统农艺的“慢工细活”与机械化效率的对比,在水稻封闭除草环节,无人机可在几小时内完成以往人工数天的工作,引发我对农业机械化的思考。而水稻实验小区分化任务中,从划分区域、插牌标记到数据记录,每一步都需严谨执行,科研的“分毫必争”让我对试验设计有了全新认知。 水稻考种实验是实习的“点睛之笔”。测量水稻株高、根长、根数、叶龄等指标时,我深刻体会到科研数据对生产指导的意义。实验室与田间的反复验证,教会我“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
此次实习中,既有泥土裹身的踏实,也有科技赋能的震撼。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农业科研,践行“知农爱农”的初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植保一班张家荣:
在农场实习的日子,让我真切感受到农业的辛苦与不易,和抢抓农时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初到农场,扑面而来的是混杂着青草与土壤气息的空气,一切都那么新鲜又陌生。
从起初在水稻田工具清理秸秆,杂草,穿着靴子在池子里修理田埂,清洗水泥田埂,试验小区的插牌,分区划线等工作。再到大棚的考种,各株水稻的根长,株高等数据,之后到旱田的大豆,玉米的种植,播种时的密度与深度,在烈日下弯腰劳作的我,才明白“粒粒皆辛苦”的深意。一切的体验让我觉得春耕的辛苦,当一颗颗被寄满希望的种子种下,被一层层的土覆盖,一年的希望都寄托与这片土地。
这段经历让我褪去了几分娇气,也懂得了尊重每一份耕耘。当亲手种下的玉米,黄豆,当看着大棚里的水稻幼苗在一次次浇水中茁壮成长最后插到田中,我忽然理解了农场里每一株作物、大家的每一次辛劳都是为了秋天的慢慢收获。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无数汗水的凝结。
这段日子没有精致的妆容和光鲜亮丽的衣服,只有晒黑的皮肤,磨出茧子的手和沾着泥土的裤脚,却让我实实在在摸到了生活的纹理。原来每一颗粮食都藏着清晨的露水,每一株水稻都经过无数次弯腰,那些在课本里轻飘飘的“劳作”二字,从来都是沾满泥土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