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实践育人模式助力北大荒精神育人

作者:发布时间:2025-06-30浏览次数:10

“135”实践育人模式助力北大荒精神育人

北大荒精神育人工作典型案例(报告)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根在北大荒”的红色基因,构建“135”社会实践育人模式(1个平台:全国农科学子联合社会实践;3个目标:弘扬北大荒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学生能力;5个效果:懂农事、知农情、有情怀、提能力、勇担当),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通过系统化的实践设计、规范化的机制保障、品牌化的活动载体,引导青年学生在垦区实践、乡村服务中感悟红色精神、厚植三农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向党”的信仰追求,践行“挺膺担当”的时代使命。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是新时代北大荒精神,她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耕精神的代表,既有民族精神的深刻底蕴,又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正式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因此北大荒精神早已融入一代又一代八一农大人的血脉中,学校始终将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农学院作为学校的长子学院,也始终以“北大荒精神”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北大荒精神育人。以培养学生“三农情怀”为目标,以垦区实践为桥梁,让学生走进北大荒的广阔天地中,以田地为教室,以乡村为课堂,将新时代“北大荒精神”融入学生实践思政之中。

农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共组织1000余支实践团队,4000余人次,奔赴全国20多个省市160余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各实践地区好评,多次荣获“社会实践先进分团委”称号。每年暑假,农学学子会同全国60余所农科高校的学子一同参加“全国农科学子联合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农学院共组建40余支实践团队300余人次,奔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与示范村或科技小院所在村镇,不仅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宣讲“北大荒精神”,还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近三年表彰大会上,农学院荣获1次“特别贡献奖”、3名教师荣获“先进工作者”、20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6支实践小队被评为“全国农科学子优秀实践小队”、多名实践队员被评为“优秀实践队员”。同时,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垦区生产实习与“弘扬北大荒精神”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累计派出35支实践团队,140余人次,分布于垦区9个分公司108个农(牧)场,不仅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提高了其农业实践技能,并且在专业实践之余开展乡村振兴科技志愿服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用北大荒的红色历史、北大荒的现代科技、北大荒精神的现代化引导农业学生把“青春梦”“农业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将北大荒的精神、“三农”情怀深植于心。

农学院始终坚持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实践育人过程中,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具有农垦特色的“135”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模式,打造出一批懂农事、知农情、有情怀、提能力、勇担当、具有“北大荒精神”的现代农业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针对当代大学生家境优渥,鲜有实践经历,且中小学教育易忽略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因此将“北大荒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2.以“北大荒精神”引领实践行动,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参与热情和自觉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更有利于培育具有“北大荒精神”的现代农业人才。

3.在实习实践中,检验“北大荒精神”育人成效。

农学院始终坚持利用好学校的“北大荒精神”资源,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和活动之中,用精神引领行动,充分贯彻落实“北大荒精神”育人工程。

一、组织培养,了解和感悟北大荒精神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北大荒精神育人,全院教师深入参与,注重学生的北大荒精神教育。在每学期开学初,学院组织学生观看北大荒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那段“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之后,学院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北大荒纪念馆,近距离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改革开放和奋斗发展的历史,体悟他们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赤子之情。最后,学院陆续组织学生前往北大荒垦区生产实习实践,亲身感悟北大荒开发的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北大荒的现代科技,实地感悟北大荒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特色实践,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精神,诞生于北大荒,形成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之中,而精神的流传不局限于北大荒,正是从北大荒中来,到全国实践中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也诞生于北大荒开发建设之初,北大荒精神早已融入一代又一代八一农大人的血脉之中。因此,培育学生践行北大荒精神,应用于实践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深刻理解北大荒精神的内涵,还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每年举行三类实践活动,分别是北大荒垦区实习、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实践之中,用精神引领行动,充分贯彻落实北大荒精神育人工程。农学院与多家北大荒垦区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每年五月份派遣学生到垦区实践,实地参观北大荒垦区建设历史,并参与垦区生产,近距离体验北大荒的现代科技,为培养具有“北大荒精神”的现代农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与全国60余所涉农高校一同开展社会实践,将北大荒精神带向全国农科学子之中,在活动中,实践队员自觉践行北大荒精神、知行合一,受到其他院校的一致好评。学院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织近300支团队奔赴全国各省市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北大荒精神,而且在实践之余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农志愿服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用北大荒的红色历史、北大荒的现代科技、北大荒精神的现代化引领学生实践行动。

三、实践成果,检验北大荒精神育人效果

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垦区生产实习与“弘扬北大荒精神”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累计派出35支实践团队,140余人次,分布于垦区9个分公司108个农(牧)场。在实践实习中,队员们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赢得了垦区各实践基地领导对农学院学子高度赞誉。在全国农科学子联合社会实践活动中,农学院荣获1次“特别贡献奖”、3名教师荣获“先进工作者”、20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6支实践小队被评为“全国农科学子优秀实践小队”、多名实践队员被评为“优秀实践队员”。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来,共组织1000余支实践团队,4000余人次,奔赴全国20多个省市160余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各实践地区好评,也获得学校赞誉。通过内外宣传、“北大荒精神”引领,学院实践团队数量逐年增加,实践成果日趋显著,充分体现了“北大荒精神”育人塑魂成效喜人。

未来,学院将依托学校红色资源和北大荒垦区,进一步提高“北大荒精神”育人氛围。着力构建新型“135”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模式,将“北大荒精神”进一步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具有“北大荒精神”的现代农业人才。让青年学生在黑土地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未来,学院将继续深耕“红色基因+实践育人”特色路径,引导更多农科学子把“青春梦”融入“农业强国梦”,让北大荒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焕发时代光芒。

王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