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红色文化育人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这个暑期,我院组建红色研学志愿服务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在大庆市博物馆开展了为期近2个月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为暑期实践育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青春答卷。
作为我院与大庆市博物馆共建红色育人平台的重要实践载体,此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前期经过精心筹备。学院多次与博物馆沟通对接,围绕红色文化传播、场馆服务需求等制定详细方案,同时开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大庆精神内涵解读、博物馆展品背景知识、志愿服务礼仪规范等,确保志愿者们以专业素养投入服务工作。从踏上志愿服务岗位的第一天起,团队成员便迅速进入角色,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用严谨态度和热情服务诠释高校学子的责任担当。
在近2个月的服务中,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协同协作,成为博物馆里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在安检区域,他们坚守岗位、细致核查,严格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游客物品检查工作,用认真负责的态度筑牢场馆安全防线,保障了场馆秩序与游客安全;在展厅内外,他们化身“文明引导员”,耐心提醒游客遵守参观规则,引导人流有序移动,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助力营造安静、有序的参观环境;面对游客的咨询需求,志愿者们总能热情回应,不仅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路线指引、拍照协助等基础服务,还主动分享展品背后的红色故事,从大庆油田开发历程中的奋斗事迹,到东北抗联时期的革命壮举,用生动的讲述让红色历史“活”起来,累计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100余次,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称赞。
针对暑期青少年研学热潮,志愿服务队还专项开展了“红色文化讲解”延伸服务。期间,团队先后协助接待了来自哈尔滨、大庆等地多所中小学的研学团队,通过“随队讲解+互动问答+情景分享”的形式,为青少年群体量身打造红色研学课程。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感悟,用青少年易于理解的语言解读革命历史,引导孩子们在观察展品、聆听故事中感悟红色精神。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不仅让青少年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实现了红色精神的代际传承。
“近2个月的志愿服务,是一次难忘的成长历练。当看到游客因我们的讲解而对红色历史有了更深理解,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我真切感受到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意义,也更加明白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重量。”志愿者苏珊在服务日志中写道。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风貌投入工作,他们的专业服务与青春活力,不仅获得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高度认可,更多次收到游客的表扬留言,成为展示我院学子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此次暑期红色研学志愿服务活动,是我院深化实践育人、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近2个月的沉浸式服务,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在奉献中提升综合素养,真正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标。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与红色场馆的共建合作,不断丰富实践育人载体,打造更多特色红色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社会发展中书写青春华章,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王勃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