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 农学院师生赴五大连池市开展研学活动 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农业人才培养

作者:发布时间:2025-07-23浏览次数:13

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深入贯彻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特色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农业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农学院积极响应学校“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于2025年7月17日由农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团队杜艳丽和王洁琦老师带领三名硕士研究生赴五大连池市参加“鲤跃连池·青衿筑梦”专业硕士培育基地研学活动。

此次活动依托 2024年10月揭牌的五大连池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是落实学校关于“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打通产学研创新链”要求的生动实践,旨在通过一线研学推动专业硕士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龙江农业现代化注入人才新动能。

以“行”求知,扎根产业一线,深化基地育人实效

研学活动首站聚焦五大连池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师生们深入富尔种业、双鑫农业科技、火山神啤酒厂等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在富尔种业:师生们实地观摩了智能化育种实验室与示范田,直观了解了大豆现代化育种的前沿技术与严谨流程,深刻认识到种业作为“农业芯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

在双鑫农业:通过考察大豆深加工生产线,师生们见证了“一粒豆”如何通过精深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理解了“强链富民”的产业路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在火山神啤酒厂:师生们探秘了独具特色的矿泉啤酒酿造工艺,系统感知了五大连池市如何将得天独厚的火山冷矿泉资源优势,创新性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活力。

当日下午,师生们走进劳模玫瑰园,实地考察寒地玫瑰的种植技术与产业模式,深入了解当地构建的“种植-加工-旅游”一体化特色产业体系,在实践中体会生态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案例。

以“情”润心,融合红色基因与乡土文化

研学团走进东北抗联博物馆五大连池分馆,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在珍贵的枪械、战地照片、历史手稿等文物前,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重温抗联队伍创建、密林抗争及军民同心的光辉历史,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锤炼。

随后,师生们来到双泉镇斡尔姑娘家农家院,沉浸式体验达斡尔族文化魅力。传统狍皮服饰、精美的刺绣烟荷包等非遗展品令人驻足,特色民俗美食飘香四溢。师生们饶有兴致地体验了传统射箭,品尝了特色美食,并漫步于由火山堰塞湖矿泉水灌溉的稻田,切身感受“达斡尔姑娘矿泉大米”所承载的非遗传承与生态农业价值。

深化基地功能:打造产教融合示范标杆

此次研学活动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与五大连池市持续深化战略合作的重要体现,更是对双方去年10月成功共建“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成果的生动实践。活动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产业一线学习平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区域文化特色紧密联结,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解决复杂农业问题的综合素养以及对服务“三农”事业的使命感。

立足学校发展:为龙江农业强省筑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共建的“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聚焦五大连池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的闭环合作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环节,学院旨在为地方输送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五大连池落地生根,实现市校双方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人才储备上的更高水平互利共赢,共同谱写服务龙江农业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杜艳丽  供稿

徐东冉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