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推动着农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需求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在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战略指引下,马铃薯作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点作物,承载着国家主粮化战略与脱贫地区产业振兴的重要使命。2025年7月4日—12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薯光’行动——马铃薯高产产业振兴实践”实践小队前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银浪牧场(银浪牧场是麦肯公司的重要试验基地之一,主要用于大田试验与原料供给),交流学习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及进行实地考察。
此行由试验地的两名农业技术员带领该小队围绕种植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模式、田间管理、植保诊断与营养监测等情况开展实践学习。试验田采取马铃薯轮作玉米的耕作制度,能有效规避马铃薯多年连作产生的危害;采用大垄栽培方式,通过疏松土壤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发育;采取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能使肥料更有效地被作物吸收。实践内容与本学期修读的《耕作学》、《植物营养学》等课程内容紧密衔接,不仅是对课堂理论的实地验证与深化,更是对实践成员专业技能的系统性锤炼,进一步夯实了农业技术推广、作物生产管理等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为今后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储备了扎实的实践经验与技能素养。
在农业技术推广员的带领下,小队成员还进行了生长情况的小区检测、植株含氮量测定、无人机遥感观察生长情况等实践学习,还共同参观了正在进行的田间试验,如“品种试验”、“株距试验”、“施肥试验”,切实强化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农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由之路”的思想认识,也让实践成员对现代农业“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银浪牧场以设施农业为骨架、特色产业为脉络的乡村振兴模式,为实践小队成员提供了鲜活的“产业兴农”样本。通过实地观摩与深度调研,队员们不仅直观感受到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强劲带动作用,更深化了对“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这一战略内涵的认知,明晰了农业产业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路径。
通过本次实践,全体队员自觉把个人成长坐标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作为新时代农科学子,坚持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扎根田间地头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锤炼过硬本领。秉持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的三农情怀,以青春之力赋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