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北大荒薪火,青春深耕乡土丨2025 年暑期社会实践(四)

作者:发布时间:2025-08-18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求,传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7月31日至8月1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阡陌守望·土地青春返哺行”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李建伟带领下,赴密山市裴德镇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缅怀王震老校长、探访老校区、对话校友、攀登裴德峰等系列活动,农科学子们深刻体悟北大荒精神内核,坚定了以青春之力扎根田野、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8月1日,实践团在学校老校区参与王震校长缅怀活动。从南泥湾大生产到北大荒开发,王震将军带领军民拓荒垦殖的壮举,让“荒地变粮仓”的奇迹照进现实。站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校区,同学们透过珍贵史料与实物展陈,仿佛看到了老一辈农垦人顶风冒雪、开荒种地的场景。“王震将军用一生诠释了‘勇于开拓’的真谛,这正是我们农科学子需要接续的精神火种。”实践团成员庞富涵的感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场缅怀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化了对北大荒精神的理解,更将前辈的奋斗故事转化为投身农业科研的动力——正如他们在心得中所写:“唯有扎根土地,方能不负先辈,不负时代。”

从老校区走出的校友们,循着记忆的脉络重返母校。他们中,不乏早已在农业领域深耕多年的知名专家——凭借数十年沉淀的经验与扎实学识,在田间地头的科研一线默默耕耘,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临别时,老校友们心中满是对母校日新月异发展的欣慰,而他们留下的,是历经岁月打磨依旧熠熠生辉的奋斗热忱;年轻学子们则从前辈的分享中汲取着宝贵的经验与启示,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也因这份传承而愈发沉甸甸、滚烫烫。

离开密山前,实践团攀登了老校区后的裴德峰。山顶劲风呼啸,俯瞰来时路,蜿蜒的山路如绸带缠绕山间,脚下的石阶已缩成点点微光。“北大荒人把荒滩野甸熬成千里粮仓,不就像这攀登吗?一步一印,终成壮阔。”一位同学的感慨引发共鸣。从登山的体悟到农业实践的思考,同学们豁然开朗:“务实求真”从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藏在每一步扎实的脚印里,藏在扎根田野的坚守中。下山时,每个人的脚步都格外沉实——这份“脚踏实地”的感悟,将成为他们未来投身农业科研的重要指引。

此次实践,是一场土地脉络的深情接续,更是一次精神传承的生动实践。从感悟北大荒精神的厚重,到汲取校友的奋斗力量,农科学子们真正触摸到了农业的“根”与“魂”。 

正如实践团在总结中所写:“青春向土地返哺,不仅是知识的落地,更是精神的接力。”下一步,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感悟,深入乡村开展农技推广、生态调研等活动,让北大荒精神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焕发新的光芒,让农科学子的青春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向土地返哺,从来不止是知识的落地实践,更是精神的接力传递。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深刻感悟,以青春之力深耕田野,让北大荒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绽放愈发璀璨的光芒。

  庞富涵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