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丨2009级植物保护专业校友唐春双:以种子为笔,在黑土地书写育种人生

作者: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1

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校园到广袤的黑土田间,从初出茅庐的学子到硕果累累的副研究员,2009 级植物保护专业校友唐春双,用十余年坚守,在玉米遗传育种领域书写了属于农科学子的奋斗篇章。

求学时光:筑牢专业根基,传承农大精神

2009年,唐春双踏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开启了 7 年的求学之路。本科阶段攻读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阶段深耕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他在课堂上汲取专业知识,在实践中锤炼科研思维,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母校带给我知识、能力、品格和美好的回忆,更让我懂得了坚持、责任与担当。” 提及母校,唐春双始终心怀感恩。正是在校期间老师的谆谆教导,以及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 ,负重致远” 的农大精神熏陶,让他在日后的科研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农业事业的热忱与执着。

科研之路:扎根田间地头,孕育优良品种

2016 年,刚毕业的唐春双便带着对农业科研的决心,加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资源室,开启了玉米育种生涯。入职仅四个月,他便主动承担起科室 4 个多月的南繁育种任务。

海南的田间,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虫害、草害、鼠害频发,并且基地建设不完善、生活条件艰苦。但唐春双毫无退缩,从除草、整地、施肥、播种,到授粉、选种、收获,每个育种环节都躬身实践。遇到难题时,他一边查阅资料,一边电话请教母校老师,在远程指导与自身摸索中,圆满完成了首次南繁任务。此后每年,他都坚持 “南北育种”,春播、夏管、秋收、冬研,四季轮回中,脚步遍布试验田。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坚韧毅力,他陆续育成 “垦粘 8 号”“垦科玉 5 号”“垦裕甜 1 号”“垦科玉 55 号”  4 个审定玉米品种,将 “论文写在了黑土地上”。

硕果累累:坚守初心使命,彰显科研价值

工作以来,唐春双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他参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课题 15 余项,获得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一等奖 1 项,拥有实用新型专利 5 个,完成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登记 10 项,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3 篇)。

同时,他还担任国家现代玉米产业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成员、省领军人才梯队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梯队成员、玉米高产创建专家组成员,用专业能力为黑龙江玉米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所在团队也荣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先进集体” 称号。

寄语后辈:脚踏实地逐梦,积蓄成长力量

“校园时光短暂而珍贵,希望学弟学妹给自己制定长远规划,学好专业知识、夯实根基。” 唐春双以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 寄语母校学子,“愿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热爱,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未来都能破土而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友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