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的 “见贤思齐”,到如今校园里的 “成长灯塔”,榜样始终是文脉赓续的生动注脚。为让先贤智慧照亮青春征程,农学院特策划“‘菁禾’ 榜样,青春领航” 系列推文,聚焦身边榜样:科研达人以典籍为钥,在文献研读中探寻文化根脉;公益之星以爱心为炬,在志愿服务中传递人文温度;竞赛能手以专业为刃,在学科比拼中突破自我边界;支教先锋以知识为种,在乡村课堂中播撒文化火种;学生骨干以热情为帆,在校园活动中凝聚青春力量……
我们期待以 “身边人述身边事” 的形式,让榜样力量可触可及,引导更多学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青春征程上笃定前行,共续学院文脉传承新篇。本期推出2025年农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专辑。

黄凤麟,汉族,共青团员,现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作物学专业 2023 级硕士研究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读研期间,我始终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准则,在学业深耕、竞赛突破与科研创新中协同发力,形成 “学业筑基—竞赛赋能—科研转化” 的成长路径,综合表现位居专业前列。
在荣誉奖项方面,于2023-2024学年凭借优异学业表现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2025年又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牵头参加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通过整合实验室科研成果,提出“低成本、可复制”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案,最终斩获省级金奖。
在科研领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核心战略需求。立足这一需求,我的研究方向始终锚定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聚焦“盐碱地综合治理改良”“遏制耕地盐碱化扩张”两大国家重点任务,力求以技术研究为耕地质量提升、粮食产能稳定提供实践方案。具体研究中,我进一步聚焦盐碱地改良综合治理与秸秆综合利用两大方向。目前我主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 1 项,发表中科院二区期刊论文 1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1 篇,同时参与中国科学院 “黑土粮仓” 科技专项子课题 1 项,并成功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项,实现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基层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工具支持,全方位展现了扎实的科研功底与较强的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参与学院学术论坛、乡村振兴调研等活动。
人生格言: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美丽。

张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作物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专注学科前沿。研究生期间担任研究生会学术科研部部长,负责统筹学术会议报名、科研成果展示等工作,协助学院整理研究生科研数据,助力营造 “比学赶超” 的学术氛围。先后在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发表摘要 8 篇,覆盖大豆、玉米、植物生物学等多个细分领域,包括第30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2024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第八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第31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第十九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2024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交流研讨会、第二十届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第十九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凭借在作物科研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的探索,又成功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项。
人生格言:挫折与失落皆寻常,比昨日多一分认知,便是成长。
